有名叫“课文作者谈课文”的网友回了一段:“分批录取这个模式是电脑网络史前时代的产物,当时是在一个大会议室,整齐码好学生档案,然后各家学校招生老师分批进场抢档案袋。现在有电脑网络,完全可以废弃任何分批和人为干预模式,实现安全充分自由竞争,同时也彻底消除任何寻租空间”。
那么已经电脑网络时代了,为什么不是按一下电脑键盘,所有考生就自动自觉录完了呢?
这是因为游戏规则有几个参数无法事先输入,要到时候再定。
例如昨天就大致提到一下关于高保线的划定问题,如果事先输好了,当然可以电脑自动走到底。那该输入个什么数适合呢?毕竟电脑还是靠人来设定的,无非几种法则:
(1)指定一个具体分数,例如700就是高保线,但是题目难易并不好那么控制,非得限定700可能会被人说成“教条主义”
(2)总考生前百分之几,例如考到前10%名次的就是高保线内,犹如高考的一本二本三本等划线也是按人数比。不过我国喜欢什么金猪宝宝、奥运宝宝之类,人口出生率差异度极大,人口高峰年出生的考生,同样10%会出现一个庞大的绝对数。
(3)按招生量定具体人数比,如按相关学校招生量1比1.05之比投档——这个就更难办了,关键是“相关学校”的界定不好直说。按照近几年状况大致人数是:华附+省实+执信+广雅+2中招生量+(6中+广附+铁一+铁亚招生量)*70%左右,不过这条经验公式要是被公布出去,会被区属的仲元、7、16、47等学校喷死了,明显的扶持市属、打压区属。
除了以上三种,我暂时想不出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验参数,事先输入电脑。
如果不好办,那就只有“到时候看着办”的“会商”过程了。
除了高保线,提前批控制线、第一批、第二批控制线同样如此,一些提前批无法录满需要降分的学校,该降分多少合适,同样如此。
由此可见,录取有多个步骤需要“人工干预”——要么被骂教条主义、要么被骂规则不严肃。
录取过程中经常出现网传的预录分数线,与最后的结果差异很小,相信是从内部工作人员或入场招生的学校领导传出,可信性极高。
但是最终结果总与预录有些差别,例如昨天说到的4中、5中、南武等学校结果都微微有些变化,难度同一台电脑多运算一次,结果就不同?
我觉得是某些人为选择、走势影响了一定的结果。
一、高保线、提前控制线试探过程中的某些副产品
前面说过,高保线定死上面三种法则任何一种都各有弊端,估计是试探出来的,701(入围太多)、703(分数爆表)、702(大致正路)……一次次试出来。
提前控制线,635(1、3、4、5、育才全部满了,无法保底)、645(协和断档、面子难过)、640(大致正路)……形成过程同样如此。
有些场内人员“见着风就是雨”,见某个过程的副产品,就用手机拍发、传出。
若高保线不同,后面一系列学校的分数线也不同。
二、住宿线是一条暗线,或许有一定程度的征求意见
上至执信、省实、六中、铁一,下至老三区多所示范高中,都是部分住宿,有可能在生源未满之前,宿位先满。
电脑系统很死板、很冷酷,发现宿位满后,只要你填有住宿要求的,全部不录。预录线,可能是在录取过程中产生的“严格执行住宿需求”的线。
但由于录取结果从来没有公开过住宿线问题,高于分数线落榜的可能会引起不好的社会反响。一律用“住宿不够”的理由,有时候也未必对社会、对考生解释得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