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上上周、期中考完试的当天晚上,女儿在自己博客上写下的话。那篇博文的题目是“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还那么远。三天后偶然看到,我吓了一跳。什么“心中的泪却一阵阵汹涌”、什么“心情糟透了”、什么“我会走下去,撑下去,直到走出阴霾”,等等。咦,这个小东西,到底在想什么?
接下去的事情没有一点悬念,因为在我看见这篇博文时,我们已经知道了成绩。女儿考得相当好,班级第十,年级第十八,八科均分95。确如她所料,生物最低89分,用她的话说很烂。皆大欢喜的同时,我的内心还是不免忧虑,我是不是给了她太多的压力?我是不是为她分担的还不够?我是不是还不了解她真正的心思?我问她写博时是不是哭了,是不是就是她写的那样的感觉。她有点不好意思,说没有啦,但当时确实有点沮丧。
过后想想,孩子的成长还真不能大意。按说,她是一个很阳光的孩子,我也算是个尽职的妈妈。小时候我常常俯下身和女儿说话,为的是能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长大后我常常踮起脚和女儿对话,为的是能按孩子的思维想问题。我们是母女更是朋友,但还是有太多不设防的东西扑面而来,让人措手不及。女儿这个班是学校的“火箭班”,是重点班中的战斗机。虽说没有传说中那么玄乎,但确实聚集了相当多在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孩子。
在这个团队里,入学时女儿很不起眼。直到一学期后,女儿才逐渐有了目标,是全班前二十,全年级前五十。二十也好,五十也罢,做家长的都知道,咱们的教育体制有很多弊端,很多时候单纯的学习成绩并不能说明什么,但学生没有理由不好好学习,当我们无法改变时不妨笑对。
上初中后,我们首先发现不对的就是女儿的信心问题。小学时我们并没有把孩子的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投到弹琴画画运动上面,当时也没有多想,就是觉得会玩的孩子更健康。女儿所在的小学以素质教育为主,一年只有一次大考,也不排名次,在老师眼里女儿一直是绝对的好学生。要说有什么担心就是女儿没有上过奥数班,女儿的数学老师换了又换,六年换了四个。就算这样,我们也没觉得有多严重。
感到严重是在女儿的择校考试接二连三失利后,我和女儿立马就给考傻了,语外两科还可以,数学就惨到家了。这严重出乎我的意料,也一把掐灭了女儿的自信。那段日子,危机感一下子就把我们密封了。我第一次在应试教育的包围中深刻反思着,你舍应试玩素质,撞上的只可能是南墙,而不可能是其它什么。
很快,深受打击的我们谨小慎微地开始了初中生活。说心里话,我很紧张,女儿很用功。我们对学习不仅是乱了方寸,更是没了头绪。很快,我就发现了女儿在数学上严重想当然,在语文上浮皮潦草,在外语上不求甚解。最夸张的一次是,14道混合计算题能算错12道。我不认为这是马虎的问题,小毛病堆积起来也会酿成大患。马虎只是很多人不认真的托词。什么是马虎?把虎看成马,那可不是容易蒙混过关的。
我决定一字一句地跟读。女儿在左边算,我就在右边算。一步一步对,一个一个查,办法有点笨,但收效明显。我也及时地抓住机会告诉女儿,学习跟做事一个道理,要认真,更要负责。把+号看成-号,把n写成m,好像就马虎两个字说不过去。这不是小事,这是不认真,不扎实,不负责。我开玩笑说她都像你这样,神七不道会飞到哪儿去了!一段时间过后,女儿女儿的这些的毛病大有收敛,成绩开始稳步回暖。
我也趁着热乎劲儿继续我的教育,在打扫卫生、帮助同学上面可以大方,但在分数上一定要小气,会的一定要做对。不会的,没有关系,说明你掌握的知识有盲点,想办法解决就可以了。原先我总爱拿“不问收获,只问耕耘”来教诲女儿,现在我更爱说:只要付出了一定会有收获。这是相信教育。我相信女儿只要她想做就一定能做好。女儿也会问,我努力了可还是没考好。我就会告诉她,这说明咱们的学习方法还有问题,再想办法。办法总比问题多。
后来,我们还发现学习不能扔开课本,捷径就是最短的路,对学习而言最短的路就是脚踏实地嚼烂课本。最基本的定理、最基础的字词绝对要百分百地掌握,不备好砖头儿瓦块儿,想得再好的高楼大厦也只能是空中楼阁。随着学习能力的提高,女儿已不再需要我的跟读,我只要在一旁分享她的好成绩,安慰她的不理想就可以了。
不管怎么说,女儿已完全适应初中生活,对于应对没完没了的各种考试,也渐入佳境。有时我也会想,刚上初中的孩子也跟初上小学那会儿一样,也是一种全新的开始,也需要家长的陪伴家长的引导。我想对女儿说,学习不难,做一个好学生也不难。就看我们自己怎么看待好学生,社会、家长早已把好学生异化,我们只要认真做事,快乐过每一天,做好自己就是好学生。轻松前行,赶路当歌。当我们无法改变现状的时候,我们不妨笑对。很高兴看到,女儿开始越来越主动地学习,越来越以学习为乐。
任何一件枯燥的事情,只要你愿意,你都可以把它做成一件快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