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名,是战国时期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孟子反对,主张以统一天下,本文是一篇。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得道()寡()天时()地利()
人和()三里之城()
郭()环()城非不高也()池()
兵革()委()去()域()
固()威()至()畔()
顺()以()故()君子()
三.翻译句子
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委而去之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4.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四.阅读理解
1.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中心论点)是什么?得出的结论又是什么?表明了作者什么主张?
2.为什么说本文的观点(中心论点)是孟子"仁政"主张的具体表现?
3.孟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是什么?其中起决定因素的是什么?
4.作者围绕中心论点,分别从哪两方面逐层论证?(用原文回答)
5.第二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
6.地利在文中具体是指什么?"委而去之"是指什么人?
7.第三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第三段用了什么句式?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8."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这三个句子的顺序能否改变?为什么?
战必胜的原因是什么?
第四段用了什么句式?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11.孟子认为怎样才能得道?得道的结果怎样?
最后一段有哪两种论证方法?
13.写出文中的两组排比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答案
一.《孟子·公孙丑》轲儒不义之战仁政短论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施行仁政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周围三里(那样小)的城外城围城墙护城河武器装备
放弃离开限制巩固震慑极点通"叛",背叛归顺、服从凭着所以得道者
三.翻译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2.(守城者)弃城而逃
3.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4.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四.理解阅读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仁政
2.在天时、地理、人和这三个因素当中,孟子认为人和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要赢得民心,赢得民心的前提是"得道",而这个"道"就是他一贯主张的"仁政"。所以孟子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说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实际上就是在说他的"仁政"主张。
3.天时地利人和人和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举例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6.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失道者(守城者)
7.举例论证地利不如人和双重否定句:加强肯定语气,突出守城一方地理条件的优越排比:增强语言气势
8.不能从"域民"到"固国"到"威天下"是治国的顺序,必须做好前一阶段的事,才能有可能实现后一个目标,它们之间是递进的关系。
9.得道多助(施行仁政)
10.否定句排比从反面进一步强调"人和"的重要性
11.施行仁政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2.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13.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