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累运用
1.解释加点的词。
(1)不辱()(2)加惠()
(3)请广于君()(4)岂直()
(5)徒跣()(6)贯日()
(7)色挠()(8)谢之()
(9)谕()
答案:(1)辱没,辜负(2)恩惠(3)扩大(4)只(5)光(6)穿过(7)屈服(8)道歉(9)明白
2.区别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不同用法。
(1)以大易小()以君为长者()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答案:用因为凭借
(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答案:派出使
(3)轻寡人与()与臣而将四矣()
答案:语气助词,相当于"吗"连词
3.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的不同。
(1)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答案:可安陵君违背我(的意愿),这不是瞧不起我吗?轻:古义,看不起;今义,重量小,与"重"相对。
(2)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答案:秦王脸色沮丧,长跪着向唐雎道歉。谢:古义,道歉;今义,感谢。
4.从句子的用途的角度判断下列句子的类型。
(1)安陵君其许寡人!
答案:祈使句。
(2)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
答案:陈述句。
(3)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答案:疑问句。
(4)先生坐!何至于此!
答案:感叹句。
二、阅读鉴赏
(一)课内语段阅读
阅读课文第1、2自然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答案:交换
(2)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答案:通"措"
(3)请广于君()
答案:扩充
(4)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答案:轻视
6.翻译下列句子。
(1)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答案:虽然如此,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交换。
(2)否,非若是也。
答案:不,不是这样的。
7.秦王对唐雎说"灭韩亡魏"的实际目的是什么?唐雎拒绝易地的理由是什么?
答案:炫耀武力或以武力威胁、恐吓。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8.第二段中的一组对话表现秦王_______的性格,又表现了唐雎_______的精神。
答案:骄横不畏强暴
(二)课外拓展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唐雎说信陵君
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
唐雎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①见赵王。臣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②谨受教。"
注:①卒然:突然。"卒"通"猝"。②无忌:信陵君的名。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破秦人,存赵国()
答案:保全
(2)事有不可知者()
答案:能够
(3)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
答案:憎恨
10.翻译下面的句子。
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臣愿君之忘之也。
答案:现在赵王亲自到郊外迎接你,你很快就要见到赵王,我希望你忘记救赵的事。
11.解释句中多义词"谓"的含义。
(1)唐雎谓信陵君曰。
答案:对……说
(2)何谓也?
答案:说
(3)太守谓谁?
答案:是
12.比较下面句中"之"的用法与意义的不同。
(1)臣愿君之忘之也。
答案:第一个"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是结构助词;第二个"之"是代词,指"大德"。
(2)辍耕之垄上。
答案:动词,去,往。
(3)怅恨久之。
答案:助词,凑足音节。
(4)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答案:结构助词,"的"。
13.读过本文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
答案:示例:要正确对待自己和别人:对自己不居功自傲,对别人应知恩必报。
三、中考试题追踪
(2004年湖北省黄冈市)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4.解释下列加点词。
(1)仓鹰击于殿上()(2)长跪而谢之()
答案:(1)"仓"同"苍",青色。(2)道歉。
15.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答案: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可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16.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对。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答案: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2)与臣而将四矣。
答案:我将效法他们三人,与你同归于尽。
17.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雎是个怎样的人?
答案:首先,唐雎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用"布衣之怒"来对抗秦王的"天子之怒"。其次,唐雎列举了三个布衣之士的例子来反驳秦王,并表示要效法这些有胆识的勇士,不畏强暴,刺杀秦王。最后,唐雎"挺
剑而起",以死相拼,舍生取义,挫败秦王。唐雎是一个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献身的人。(答出要点及过程,意近即可。)
18.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
答案:示例:①墨子:阻止公输盘和楚王攻打宋国。②晏子: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③诸葛亮:舌战群儒,联吴抗曹。
四、创新写作
19.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变数很多,没有人能承诺我们的一生永远是晴天,没有人能预知草莽中是否潜藏毒蛇猛兽,没有人能勾勒出命运的风刀霜剑……然而,外界虽不能把握,行动却可以产生力量。这力量的源泉就来自坚强的信念。真正的信念永远是不可战胜的。当遇到挫折、陷入困境时,只要心头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努力拼搏,就一定会渡过难关,取得成功。
请以"信念与成功"为话题,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自拟题目作文。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600字左右。
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