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考广州站 > 中考报考 > 中考资讯 > 正文
来源:中考网整理 作者:中考网编辑 2017-12-26 16:09:47
六、如何处理好“全科开考”和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关系?
答:为防止不适当的增加学生课业负担,这次改革对学业水平考试进行了综合设计,希望通过考试科目和内容的有增有减、考试难度的控制及考试组织方式的改变,引发学校课程安排与教学实施的相应改革,从源头上减轻学生的备考任务,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压力。
一是在考试内容上,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强调严格按照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命题的水平性考试,考的是初中学生应知、应会的内容,减少了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试题试卷的整体难度适当,紧密联系社会实际与学生生活经验,注重对能力的考查,杜绝偏题、怪题。
二是改革考试方法。以笔试为主,探索面试、口试、实践考察、实验操作和技能测试等多种方式。
三是在成绩呈现方式上,提出可以采用分数、等级等多种形式呈现,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实行“等级”呈现,适度减轻学生考试压力,避免学生分分计较、过度竞争。四是在录取计分科目的构成和数量上,要求在语文、数学、外语3科以及体育与健康科目之外,不是把所有的考试科目都纳入录取计分总成绩,没有纳入总成绩的科目考试成绩合格即可。
七、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如何安排?学生如何报考?
答:各学科考试时间依据《课程方案》和“学完即考”的原则确定,其中委托或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命题的科目的考试时间由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一般安排在每年6月下旬举行。学生按《课程标准》修完某学科后,方可取得该科目的考试资格。
一般地理和生物安排在初二学年末开考,其他安排在初三学年第二学期中间或期末开考。初中学校要根据课程教学要求,统筹均衡安排每学年的授课科目,合理指导学生选择参加考试科目及数量。这一安排可以减少学生在初三年级集中备考的门数,分散学生、老师备考负担,也可以为学校的教学进度安排提供更大的自由空间。
八、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由哪些部门组织实施?
答: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9门科目考试,逐步由各市委托命题过渡到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命题,各市组织实施。理化生实验操作、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和信息技术科目考试由市命题并组织实施。
九、为什么要实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答:实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个性特长、扭转唯分数论的重要举措。综合素质评价从多维度的视角对学生的成长进行记载与体现,强调对每个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发展历程进行全面的写实记录。
此次改革中,综合素质评价将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一起,成为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的依据或参考。
实施综合素质评价,一是可以促进初中学校落实立德树人,切实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朝着全面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方向发展。
二是可以促进高中学校扭转以考试成绩和分数单一评价学生的状况,克服仅仅用终结性的中考成绩来选拔学生的弊端,促进高中学校多样化、特色化发展。
三是可以引导教师转变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做法,全面、深刻地了解学生,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引导学生明确努力方向,并改进教育教学行为,实施素质教育。四是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学会自我管理、规划人生、激发潜能,更加注重创新素养培育、社会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发展。五是各级教育部门可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评价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依据,了解本地学生各方面素养的整体情况、学校素质教育特点和社会实践情况等,从而对学校办学进行宏观指导和监督。
十、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主要评什么?
答:《中考改革实施意见》要求各地和学校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学生年龄特点,结合教育教学实际,细化和完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5个方面的评价内容和要求,努力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在评价重点上,强调反映学生成长过程中学生全面发展情况、个性特长和突出表现,特别是体现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些具体活动和相关的事实。要求不仅要记录参加活动的具体内容,还要记录参与活动的次数、持续时间及其成果,使评价内容具体、可考察、可比较、可分析、可操作。
对学生评价的内容从原来单一的成绩考查转向丰富的能力考查,由原来的终结性评价变为终结性评价和过程发展性评价相结合,使对学生基本能力的考查从一元走向多元,有利于促进人才培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十一、综合素质评价采取什么样的程序和办法?
答: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贯穿初中3年,由5个操作环节组成:写实记录、整理遴选、学校和教师撰写评语、公示审核确认、形成档案材料。要求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平台,依托互联网平台等有效媒体,为每位学生建立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强化学生发展的过程性评价,强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及时做好写实记录、遴选典型事实材料。要求学校将用于招生使用的活动记录和事实材料进行公示、审核,确保评价过程公开透明。同时要求将有关材料在公示审核确认后导入信息管理系统,形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全过程立体呈现学生综合发展状况。5个程序前后连贯,环节清晰,具有规范、严谨、递进的特点,操作性强。
十二、如何确保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权威真实、可信可用?
答: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主要是由初中学校组织实施。建立真实、可信、可用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需要初中学校、家长、社会的共同努力。
一是如实记录。强调通过参与相关活动情况及其成果来考察学生综合素质状况,全面、充分、如实记录反映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活动和表现并收集相关事实材料,做到有据可查,确保全面真实。
二是严格记录和评价程序。要求初中学校要经过学生写实记录、整理遴选,将用于招生使用的活动记录和事实材料进行公示、审核,为每位学生建立规范的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客观真实准确地记录,并导入省建立统一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平台,提供给高中学校招生使用。
三是提倡评用分开。可以由高中学校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制定具体的使用办法,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中招生录取的依据或参考等。四是强化监督。建立监督管理和诚信责任追究制度,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