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考广州站 > 中考报考 > 中考资讯 > 正文
来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 作者:刘建达 2017-12-26 15:50:35
第三,可以破解“唯分数论”,有利于全面选才。
考试成绩有局限性,考试成绩主要反映学生的认知水平,但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行为表现、综合素质和发展水平。而人才选拔标准应具有全面性。综合素质评价能够对学生初中阶段的全面发展状况进行客观及时的观察、记录、分析,把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的情况结合起来选拔人才,将使人才选拔标准更加全面,方式更加科学。
有助于扭转单纯用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做法及其对中学教育的桎梏,促进高中学校多样化、特色化发展,促进高中学校选拔模式的改变。而高中学校的多元综合选才模式又反过来引导初中学校的全面育人,这种良性的循环反复,必将对人才培养产生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
综合素质评价是中考改革的重要内容,实施多年来,其内容的真实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可以说综合素质评价的关键是要客观、真实、可信。只有确保综合评价的真实、可信,才能客观反映学生的“真实面目”,高中学校招生录取才敢采用。《中考改革改革实施意见》着力从四个方面保障综合素质评价真实可靠、公平公正。
一是评价内容全面,如实记录。明确提出要全面、充分、如实记录反映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5个方面的突出活动和表现并收集相关事实材料,做到有据可查,确保全面真实。同时注重过程性,以过程的形式对学生初中3年成长过程中的主要经历和典型事例作客观记录和写实性描述,尤其是个性特色、发展历程,将部分原本难以考察的主观性指标,转化为参与相关活动情况的记录及成果,来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使评价内容可考察、可比较、可分析。
二是评价程序和办法更加全面、规范。写实记录、整理遴选、学校和教师撰写评语、公示审核确认、形成档案材料,5个程序前后连贯,环节清晰,具有规范、严谨、递进的特点,操作性强,全程、全面记录学生在初中阶段各方面的成长状况。强化学生发展的过程性评价,强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及时做好写实记录、遴选典型事实材料。评价方式采取主客观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建立规范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档案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兼顾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主要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或典型活动的“写实记录”、经审核的“事实证明材料”、“学生自我陈述”和“教师评语”等项目组成,相关内容都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很有操作性。档案格式全省统一,便于使用。要求学校将用于招生使用的活动记录和事实材料进行公示、审核,确保评价过程公开透明。
同时提出既可进行写实性评价,也可以等级呈现。此外还对做好评价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让学校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保障综合素质评价客观真实。允许评用分开,可以由高中学校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制定具体的使用办法,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中招生录取的依据或参考等。
三是评价数据要求统一管理,真实可靠。省教育厅将研发和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平台,依托互联网平台等有效媒体,将有关材料在公示审核确认后导入为每位学生建立的综合素质评价电子档案。以确保数据客观真实可靠,提供给高中学校招生使用,也便于监督。
四是建立健全和监督保障措施。综合素质评价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材料公示、学生诚信承诺、班主任及有关教师审核并签字,学校最后审核把关,同学互相监督,教育行政部门抽查复核及责任追究制度等措施;进一步强化监督,形成有力的管理保障,建立公示、学生权益救济、监督管理和诚信责任追究制度;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确保综合素质评价更公开公平公正、客观真实可信。只有做到过程记录客观真实准确,评价过程公开透明,监督到位,才能确保综合素质评价公开公平公正,才能满足诚信、可用的要求。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主要由初中学校组织实施。初中学校应当积极探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建设,科学设计评价方式方法,依托互联网平台等有效媒体,全过程立体呈现学生综合发展状况,推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确保评价的真实性、有效性与可信度,既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提供客观可信的历史记录,又为高中学校的招生录取提供原始性材料与依据。建立真实、可信、可用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给初中学校带来了全新的挑战,还需要初中学校、家长、社会的共同努力。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