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考广州站 > 中考备考 > 中考状元 > 正文
来源:广州爱智康 作者:中考网编辑 2017-06-15 11:07:38
Q:李林毅老师您好,听说今年您带了一个中考学生洪*瑶考了140分,我们都非常好奇您是如何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学生的,下面有请老师为我们简单分享一下您和孩子之间的故事吧。当老师得知学生考了140分,老师您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智康语文李林毅老师:当时的心情吗……记忆犹新,那个时候刚好有位老师在跟我聊天,说哎,中考可以查分了,下意识打开手机,就收到了学生发来的报喜微信!很激动,很自豪,尤其是觉得孩子的成绩,对得起她的努力!有付出,才有回报,很是欣慰。
Q:如果学生想要拿到140分的高分,他们应该在哪些方便避免失分呢?每个部分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智康语文李林毅老师:相比起数学和英语来说,我们会发现,语文能够达到140分的人数,要少了许多。从原因层面来分析,一方面,是比较多学生对语文不够重视,另一方面,也是挺多孩子都觉得,语文的分数受主观影响比较严重,难以得到比较高的分数,所以不愿意投入精力和时间,当然,归根到底,都是投入精力不够的问题。
其实,尽管在语文考试当中,主观题的比重相当大,但是在当前的大环境下,这些主观题,都还是有套路可循,每一类题型,都有各自的评判标准,如果你摸透了,掌握了,就能够尽可能贴合答案。
从语文试卷来看,大致可以分成四个部分,【基础】、【文言诗词】、【现代文】、【作文】,尤其后面两个部分,分值占比相当大,学生想要拿到140,事实上,就意味着四个版块都不能有短板,阅读作文,基本要达到优秀和完美,我们接着来看看,具体到每个版块进行分析。
先看看【基础】,这部分,如果孩子们想要得到140以上,那基础部分要力保一分不失,要能够做到“哪怕考得十分偏门,我最多也就被扣1-2分”,选择题,更是一道都不能错,错不起。
基础部分的容错率很低,而且这方面,除了病句题,像字词、成语,都没有什么非常好的捷径,攻克它们最好的捷径就是积累。所以如果现在初三的孩子们,对于选择题还是很容易出错……趁着这个暑假,要抓紧时间,例如成语,常见的【谦恭误用】有哪些?常见的【褒贬误用】?课本中每个成语使用的对象?这些都需要赶紧进行梳理,等到初三开始,很难有这么完整的时间进行利用了。
这方面,大家可以使用《五年中考三年模拟》的中考总复习版本,它里面梳理了不少易错易混的字词,一些容易理解错误的成语,学生可以提前进行学习,这方面除了做好积累,并没有太多可以取巧的法子,扎扎实实,夯实基础,才是最有保证的“捷径”。
再说说【文言诗词】,这方面,中考的考察来源都是课本,回归课本是关键。这部分跟基础一样,力保不失分,让我们一起想想看,阅读和作文都是课外,不好把握,如果连课内都没有办法保证……那就只能跟140说再见了……
这里推荐两个做法,一是将需要背诵的课文,一字一句进行巩固,每天默写一两篇,短的两篇,长的一篇,默写完不要自己检查!不要自己检查!不要自己检查!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让父母或者同学或者其他长辈帮忙检查,因为自己进行检查,经常会对一些错别字视而不见。每次检查完,都把错了的地方登记好,下次默写到这一篇,就可以看看,到底我上次写错了哪里,这次有没有写错。
第二点,将文言文课文下方的注释,每天都进行背诵,这一点即使开学也要不断坚持。想一想,初中三年,文言文字词注释的量……如果积攒到初三下学期,复习效果很差,也会很累。
接着看【现代文】,这方面想要做到不失分,首先要做到一点,对阅读的题型有清晰的认识,知道每一种题型,到底想要考察我们什么能力,它希望我们答出怎样的答案,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举个例子,概括题有很多种,如果摸不透它希望考察哪一种,那我很有可能把情感概括归属为事件梳理……
其次,答题的时候要保证答案的完整性,很多学生其实不是不知道答案,只是“惜字如金”,能够用一个字表达的坚决不用一个词,能够用一个词的坚决不用一句话……分数很值钱啊!能用笔墨去换取就用笔墨,性价比还是很高的~
同样举个例子……“文章开头有什么作用?”很多学生能够答出“为下文做铺垫”,这种回答不是说一定得不到分数或者说得不到满分,而是你把“得几分”的权利,交到了阅卷老师的手上。
正确的回答,应该是为下文(……)情节做铺垫,括号内要把什么情节,描述清楚才可以……这样,你就把“得几分”的权力,握在自己的手中~
完整的答案,要结合句子的内容,文章的中心,一起进行分析,远不是一两个词就能够解决的。“惜字如金”的结果,一般就是分数也“惜分如金”,不会多给你一分。
第三,不管答什么题目,都要想一想文章的中心思想,任何一道题目的答案,都不会跟中心思想完全无关。结合中心思想去理解题目,思考答案,并且依照由表及里的顺序,你会发现你的思路十分清晰,基本不会漏了关键点。
比如问你“结尾的作用”,那我们可以先想想,它这个结尾,在内容交代了什么?然后想一想,跟上文哪个情节,是否有联系?第三再看看,它在结构上有没有作用……如果这些方面缺乏思路,那就可以试试看,删掉结尾,又有什么不一样,逆向思考,其实是很好好的解题方法。
阅读教辅的话,除了刚才推荐的五三,这一本也是很好的选择。有挺多典型例题和解析,基本是跟着广东的考纲来进行。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