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考广州站 > 中考报考 > 中考资讯 > 正文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马喜生 陶达嫔 毕嘉琪 2013-03-13 10:33:24
对于中考新政推动教育均衡化发展的初衷,不少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老教育工作人员认为有促进,但可能带来新的不公平现象。在一些基层教育部门的人看来,广州市目前高中招生在招生范围上省市属的普通高中招生不受比例和范围限制,可以将100%的招生计划面对广州12区县招生。但按照“区县属的示范高中只能招收外区的学生不超过15%的比例,区属非示范性高中则只能招收本区内学生”的要求,意味着“统考不统录”,这样可能引起省、市属学校与区属中学之间的生源混战。
观点交锋
实施指标到校 宜早不宜迟 广东省人民政协督学 李伟成
家长带有诉求向广东省教育厅提出建议的做法合理合法,但是从广州教育发展角度来看,实施指标到校宜早不宜迟。
有家长建议从今年起对新政预告3年,其实推迟3年也是顾及一小部分人的利益,大部分学生的利益依然受到损害,而且这3年里择校风气会更盛。
还有家长建议,如果实施指标到校,那么指标能不能降低?事实上,缩小指标对于遏制择校热、教育均衡化没有意义。以30%的指标为例,落到全市每所公校头上的名额是沧海一粟,再缩小指标根本起不到撬动教育均衡化的作用。如果指标到校实行有效果,广州还应该提高指标比例。
广州推迟到今年才实施指标到校,我们应该问问民办初中这些年的招生出现了什么问题?目前,民办初中通过考试招生是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裸考是上不了民校的,这逼得学生要参加各种补习班,恶性循环。教育部门应该反省自己的作为,为何这么多年来教育部门没有有效的办法进行取缔。
有人提出民校招生与公校同样实行电脑派位、取缔考试招生,以便遏制择校热,这些建议都是理性的,但是择校热归根到底还是教育不均衡引发的。我也建议广州可以实行优秀教师和校长在区内学校区轮岗,其实这一做法在操作上没有问题,国外很多地方也实行了,如果说有阻力,那应该是教育行政部门不愿意推行。
新政若实行 指标得收缩 广州市政协委员 韩志鹏
市教育局要从今年起实施“指标到校”,我个人认为时间和对象错了,现在不少就读初一到初三年级的学生已经交了择校费,突然实行“指标到校”,对他们来说并不公平,我赞同家长提出“预告3年”的观点,让今年入学的新生使用新政,让在读的老生沿用旧办法。
对于解决教育均衡化难题,“指标到校”并不是最好的办法,广州可以尝试把优秀师资和校长进行轮岗。学生择校其实就是择师,目前广州学校之间教学资源相当不平衡,校与校之间的硬件投入也不平衡,政府要向实力弱一些的学校有所倾斜。
“分区招生”也是家长诟病的一点,目前广州的名校资源集中在老三区里,分区招生将让老三区以外的学生丧失读名校的可能。不过,教育部门也意识到一点,老三区也放话说会拿出15%的招生名额给其他的区。
另外,家长提出的“增加高中学位,有序开放异地中考”,我认为这种观点是理性的,广州常住人口里有一半是外来人口,要满足所有外来人口就读广州高中,据教育部门的统计数据看,广州至少要新建500所学校,如果广州开放异地中考不循序渐进的话,有可能出现两败俱伤的局面。
我乐观认为,广州中考新政的制定者会向民意妥协,特别是在“指标到校”问题上,第一种可能是预告3年后实行,第二种可能今年推行,但是指标会收缩。【完】
小编推荐相关阅读: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