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考广州站 > 中考备考 > 中考复习 > 正文
来源:家长帮社区 2012-12-04 15:19:48
四、理解说明文语言的答题技巧:
1、词语类方法指导:
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准确,体现在修饰、限制性的语言运用,同义词的运用上。可从三方面入手:(1)修饰、限制性语言去掉前后意思对比。(2)同义词的选择、辨别同义词的细微差别,如词义、搭配、范围、感情色彩等方面。(3)从选文某段中找出一例并简要分析。
①例如:“××”词好在哪里?
答题方式: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
②例如:“××”词能否替换为“××”词?为什么?
答题方式分四步:(1)判断,一般是不能替换。(2)分别解释这两个词语在这句话中的含义。(3)比较:即比较替换上去的这个词语存在的不足,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句子进行分析。答题方式:不能,原文“××”词语的意思是……。而替换的“××”词语的意思只有……的意思,如换成……词语,就与课文内容不相符,就不能体现语言的准确严密。
③例如:文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
答题方式分四步:(1)判断,一般是不能替换。(2)解释这个词语在这句话中的含义,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等方面加以限制。(3)比较:即比较删掉这个词语与没有删掉以前的区别,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句子进行分析。答题方式:不能,删掉“××”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绝对化;用了“××”词,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体现了语言的准确严密。
2、句子类方法指导。
(1)回答文章题目的作用时,可看一看题目有没有特征,有特征先答使用了什么特征,再回答题目的作用。
(2)做文中的传说、故事、引用的诗句或史料的作用此类题时,先答引用的传说、故事、诗句或史料在文章中的所要表达的意思,再答相关术语的作用。
引用的内容 |
相关术语 |
传说 |
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
故事 |
|
诗句 |
|
史料 |
使文章更真实可信 |
五、文章整体、局部内容和结构的答题技巧:
如果需要从整篇文章概括出几方面的内容,阅读时应以段为单位,相同或接近的内容段落应概括为一个方面。如果需要从某一段中概括出几方面的内容,应以句子为单位,相同内容的句子合在一起做一个方面来概括。
分析段与段、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就容易看出文章的基本结构了。如是总分式的结构还要看着重分析“分”的部分是按什么原则组合的,是并列,是递进,还是包含有总分关系。递进式结构要着重分析各层意思是怎样逐步深入展开的,是由现象到本质,是由个别到一般,还是从结果到原因等等。把握结构后,最好能画出结构示意图。说明中心就是归纳出一篇说明文说明了被说明事物的怎样的特征,或阐释了怎样的事理。在理清说明顺序、把握文章结构的基础上,再归纳说明中心也就不难了。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