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考广州站 > 中考报考 > 中考资讯 > 正文
来源:新快报 作者:中考网小编 2011-11-29 14:25:22
在大家眼中,身在名校的沈小军智商高,能力强,有前途。但在他自己的眼中,他不过如此,学业平平,社会工作平平,长相平平,家境平平,人际关系平平……周围的同学却都有属于自己的亮点,要么绩点年年4.0,要么是学生团体的风云人物,要么有着无与伦比的万人迷魅力。这一巨大的落差让曾经也是佼佼者的小军没有办法接受,甚至感到自卑。
“其实我们学校好多同学在毕业时都会觉得,手中除了这所名校的毕业证,什么收获都没有,也好像什么都没学到。”
据了解,像小军这样表面光彩照人,内心自卑不满的名校生大有人在。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王教授对此做了分析,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东西,也有自己的弱势。很多学生在入学以前的环境中,习惯了做各个方面的佼佼者,到了名校,才意识到原来有这么多不同领域的有才华的同龄人,很容易在比较中丧失自信心。
“成功做好一件事,哪怕很小,也会让人充满自信,这也关系到学生的多元评价问题。”王教授建议学生,不要盲目地和同龄人比较,尤其不应该拿自己的弱项和别人的强项比。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有自己的天赋和所属。和他人竞争容易产生压力和焦虑,和过去的自己比可以让你看到进步,产生动力。好好利用大学的时间学习,把擅长的事情做好,当你成为一个小领域的专家,就不会自卑,这是许多人的经验。
“如果孩子的上进和努力得到了父母和老师的认可,那么他就自信多一些;如果他不管怎么努力都达不到父母、老师的标准,那么孩子就自卑多一些。”新浪优秀育儿博主植竣妈妈认为,起关键作用的不是孩子努力与否,而是父母和老师的标准值是多高。
学校:成绩好才是真的好?
最近,学生因为成绩好坏遭遇不同对待事件频有发生,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学习和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被迫佩戴“绿领巾”;包头二十四中初二初三成绩前50名以及进步快的学生可以穿“红校服”;无锡某小学学生因为成绩“不好”被老师拉去医院验智商;成都一所中学从4000余名学生中遴选出了19名“尖子生”享受学校表扬的“最优待遇”——和校长一同共进晚餐……长期以来,成绩、名次已经作为学校评价“好学生”的主要标准。
“每次考完试最怕老师在全班读成绩,考不好的话会在全班同学面前丢脸,回到家也少不了一顿骂。”今年上初二的贾俊坦言,自己不怕考试,就怕老师在班里按分数高低排成绩,班里有几个同学的父母和自己的爸爸是同事,父母总要把她的学习成绩与他们比,如果排名落后脸便拉个老长。
搜狐网的一项调查显示,23.87%的受访者认为,“九年义务教育被异化为所谓的精英选拔和淘汰”,有68.19%认为是“现行教育评价考核机制被扭曲。”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学习科学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赵雨林认为,在家长特别注重孩子上学问题的中国,一个学校的升学率成了家长考核学校教学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如果升学率太低,家长则不会选择这所学校让自己的孩子去读,而选一个升学率高的重点学校。残酷的现实使升学率成了学校生死存亡的关键因素,所以学校要想办法把学生的考试成绩搞上去,无论是戴绿领巾去侮辱刺激、还是穿红校服去显摆。
“我们的教育目标要求的是‘全面发展’,但实际上却用单一的考试方式来评价,这是很荒谬的。”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陶德清教授认为,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走向宝塔尖的人毕竟是少数,只要尽自己的能力达到最好的状态,就算是成功。陶德清建议,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潜力,促进每个个体有特色地发展,而不是过分理想化地追求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必须体现教育评价体系的多元化,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做出多维立体的评价。
“学校不得不看重成绩,家长自然也就会产生‘成绩好才是真的好’,到了孩子身上,好成绩也成了必然的要求。”广州某重点高中杨老师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教书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但在功利思想的裹挟之下,现在的教育常常只管如何教书教出好的学习成绩,而不管育人育出什么样的人,这样的教育方式,根本称不上是真正的“教书育人”。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