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广州站 > 初三语文试题 > 初三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四

初三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四

2010-04-08  作者:.  来源:网络  进入论坛

   初三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总得分__________   基础知识及运用  (3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与所给的注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基础知识及运用

  1.D(点拨:A."提防"dī  B."分析"fēn  C."边塞"sài)

  2.(1)睢  缀  (2)瑟  嗤  (3)晦  祀  (4)毡  噤

  3.B  4.D  5.D  6.A  7.C  8.D

  9.(1)梨花落后清明  (2)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4)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0.吃(药)  信服(意思对即可)

  11.第一处:要让孩子多劳动,使他从小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第二处:长大后离开父母

  第三处:我知道您这是关心、爱护孩子

  12.C

  13.张宁对爸爸从"长城"电脑公司购买的"联想"牌电脑十分喜爱和满意。

  阅读

  一  1.暗淡  冷清

  2.①白头偕老  ②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④祝你早日健康

  3.不可以。因为"未必"包括两种可能性,切合实际:"并不"则显得片面

  4.给别人一个祝福,便等于给别人一个希望;同时,我也需要别人的祝福。只有这样,世界才会变得温馨。

  5.B  6.①一⑦||⑧||⑨一⑩

  7.C  8.承上启下  ⑥

  二  1.A.④  B.③  C.⑥⑦    2.举例子  列数字

  3.D  4.诡秘  星罗棋布

  5.不能去掉。"对人类而言"限制了土白蚁危害的对象、范围;如果去掉它,就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所以不能去掉。

  三  1.D

  2.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由片面到全面,由现象到本质。

  3.①例证法  ②引证法    4.百折不挠    5.B    6.B

  四  1.D

  2.道理论证  读书与个人道德品质形成的。

  3.对比论证  举例论证  读书一定要有选择

  4.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5.C

  6.例:汪精卫充当汉奸;李洪志邪教害人;或成克杰贪污受贿;张启杀人抢劫等

  五  1.D本题考查"一词多义",属理解能力。A.缘故,B.应当,C.商量,D.首句,"逃亡","逃跑",用本义;次句,灭亡,引申义。"一词多义"是文言文常见的语言现象,也是历年出题的重点,认真看课本上的注释,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结合上下文推断,这类题是不难回答的。

  2.(1)次:编次  (2)唱:同"倡",倡导  (3)或:有的(人)  (4)会:适逢  四个词中除"或"外,课本上均有注释,不偏不怪,只是拟成了主观题,稍稍增加了难度。重点考"古今词义",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又一个重点。"我们读古文,不怕陌生字,而怕熟字。"王力教授的话十分中肯。

  3.①答案:误了期限,按秦王朝的军法,都要杀头。答题时容易记错的是"法",倘只说成"军法"就错了,也说不通,这是名词作状语。  ②答案:如今果真把我们的人冒充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答题时容易记错的是"诚"(果真),"以"(把),"诈"(冒充);"扶苏、项燕"只作定语,其中心语"队伍"省略了。

  题干中,似乎简单的"说说",但实际不简单,考查的是综合理解能力。本来是"翻译",改成"说说",是为了减轻考生心理压力,答题时千万不能因"说说"而马虎了。

  4.答案是A。B"直接原因"即导火线,应是"遇雨失期","失期,法皆斩";C.表现的是陈胜的远大抱负和思谋的周密。作为起义的领导者,不能不估计到失败的可能。D.重在写陈胜、吴广谋划起义。本题考查了理解、分析、综合等多种思维能力。

  5.B

  6."会天大雨,道不通","失期,法皆斩","天下苦秦久矣"

  7.B

  8.假借扶苏、项燕的名义进行号召。

  9.时间:二世元年七月  地点:大泽乡。

  作文(略)
 

页次:5/5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中考网

关于我们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学而思中考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10 www.zhongkao.com All Rights Rreserved. 京ICP备09042963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客服电话:(020)87597747 主编邮箱 给中考网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