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是一座连接粤港澳三地的大型跨海通道。珠澳口岸人工岛15日开建,标志着港珠澳大桥正式动工。根据有关规划,港珠澳大桥不仅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而且是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项目。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加强香港与珠江西岸的联系,深化粤港澳合作,进一步推动三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建设港珠澳大桥的建议由此产生。
2003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共同委托研究机构完成了《香港与珠江西岸交通联系研究》,确定兴建港珠澳大桥。2009年10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港珠澳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港珠澳大桥全长49.968公里,工程包括三项内容:一是海中桥隧工程;二是香港、珠海、澳门三地口岸;三是香港、珠海、澳门三地连接线。口岸采用“三地三检”模式分别由各方建设、各自独立管辖。
海中桥隧工程起自香港大屿山,经香港水域,穿越珠江口铜鼓航道、伶仃西航道、青州航道、九洲航道,止于珠澳口岸人工岛,全长约35.6公里,主体工程采用桥隧组合方案,隧道两端各设置一个海中人工岛。其中,6684米的海底隧道和人工岛部分的施工难度在世界上首屈一指。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港珠澳大桥施工工期约为6年。工程全部投资估算为729.4亿元,三方共建的海中桥隧主体工程估算投资347.2亿元,采用政府还贷公路模式,资本金总额为157.3亿元,其中内地出资70亿元,香港特区政府出资67.5亿元,澳门特区政府出资19.8亿元;资本金以外部分,由项目法人通过银行贷款解决。
港珠澳大桥建设还将突出多项“特色”。大桥设计寿命为120年,用钢量相当于建11个“鸟巢”,可以抗击8级地震、16级大风。
由于大桥跨越珠江口敏感水域,施工中将对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等重点区域格外关注,比如控制施工噪音、控制海水的混浊度、控制施工船航速等。
工程计划单列5000万元作为景观工程费,大桥“Y”型设计和人工岛构筑力求美观,并将专门设置海景观赏平台和白海豚观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