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广州站 > 初二语文 > 《送东阳马生序》译文练习题与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译文练习题与答案

2009-11-16  作者:匿名  来源:网络  进入论坛

  我小时候就非常爱好读书。家里很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借来了)就亲手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时)归还。(有时)天气很冷,砚池里(的水)结成很坚的冰,手指(冻僵)不能弯屈和伸......

  我小时候就非常爱好读书。家里很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借来了)就亲手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时)归还。(有时)天气很冷,砚池里(的水)结成很坚的冰,手指(冻僵)不能弯屈和伸直,也不敢(因此有所)放松。抄写完毕,赶快送还,不敢稍稍超过期限。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才有机会看到各种各样的书籍。到了成年的时候,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苦于没有大师、名人交游,向他们请教。我曾经跑到百里之外,捧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那位前辈道德高,声望高,向他求教的学生挤满了屋子。他的言辞态度一直极为严肃。我站立在他的身边,提出疑难,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恭恭敬敬地求教;有时遇到他的斥责,(我的)态度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也不敢多说;等他高兴了,就又去请教。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还能够有所收获。当从师求学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走在深山大谷里,冒着严冬凛冽的寒风,踏着几尺深的积雪,脚上皮肤冻裂了(我)还不知道。到了旅舍,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服侍的人拿来热水(给我)洗手暖脚,用被子(替我)盖上,很久很久(我)才暖和过来。住在旅舍里,每天只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跟我同住在旅舍的同学们都穿着华丽的衣服,头戴红缨和宝石装饰的帽子,腰上佩有白玉环,左边带着佩刀,右边挂着香袋子。浑身光闪闪的,就像神仙一样;可是我却穿着旧棉袄,破衣衫,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也没有羡慕他们的意思。因为我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人。我求学时辛勤艰苦的情况大体就是这样。

  现在许多在太学里的学生,朝廷每天要供应膳食,父母每年也都有皮袍和葛衣送来没有受冻挨饿的顾虑了;坐在高大的屋子里诵读《诗经》、《尚书》,也没有奔走的劳累了;有司业、博士当他们的老师,没有任何得不到回答的问题,没有任何得不到满足的要求;凡是应当有的书,都聚集在这里了,不必像我那样亲笔抄写,要向别人借来才看得到。如果他们的学业还有不精通,品德还没有养成的,不是天资低下,而是用心不及我的专一罢了,哪里是别人的过失呢?

  他们的学业要是不精通,德行要是不成器的,不是天资低下,而是用心不及我的专一罢了,哪里是别人的过失呢?

  东阳县的书生马君则,在太学里读书已经两年了,同辈人都称赞他的贤能。我到京城朝见皇帝,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来拜见我。他写了一篇长信作见面礼,言辞很流畅、通达。和他分析、议论问题,言语温和而脸色和悦。他自己说少年时在学习上(用心)很劳苦。这可以说是善于学习的了。他将要回家探望他的父母,因此,我将求学的困难告诉他。

  读后感

  作者宋濂是明初的散文家,他 被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可谁想到这样一个伟人背后却有那么多的心酸事,年轻的他为了求学,不惜在冬天雪地里穿着破鞋去上门请教老师,为了能学到知识他面对老师的责骂却是"礼愈至,色愈恭",满腹经论让他觉的自己很富有,他不与别的富家子弟比吃穿,只想多学知识,这是怎样的一种境界啊!

  而后文所说的"太学生"不是与现在的我们一样吗?从小出生在父母的呵护中,像一朵温室之花,不用担心衣,食,住,行,照理来说我们比宋濂幸运的多了,我们更应该好好读书,有远大的抱负,但像宋濂一样能干出一番事业的人又有多少呢?大多数的学生整天只和别人比吃,穿,对于自己的成绩却不消一顾,每逢考试都只想多抄几道题目,却不肯自己好好用功,可悲呀!父母养育了我们这么多年,含辛路苦,只希望儿女都能成龙成凤,出人头地,可是反而弄巧成拙,这能怪谁,只能怪我们自己,光口头说说长大想要一份好的工作,能出人头地,可是做的却与说的相反,天上不会掉下黄金的,一切只能靠我们自己。

  本文的中心思想:本文作者以自己青少年时期在艰难条件下刻苦学习的亲身经历,劝勉当时的太学生不要辜负良好条件,要刻苦读书,以期有成。

  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运用对比手法。1)以自己年幼时得书,从师、求学之难,和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作对比;2)以自己年幼时奔走之辛劳、生活之清苦,和太学生衣食住行的优越生活条件作对比。

  一词多义

  和  缓解、暖和 久而乃和   谦和 言和而色夷

  冠  天下第一 太尉以才略冠天下   男子20岁成年 既加冠

  请  请让我 战则请从   请教 俯身倾耳以请

  再  第二次 再而衰  两次 日再食  患  担忧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忧患 无冻馁之患

  古今词义

  汤  古义 热水 媵人持汤沃灌   今义 菜汤   走  古义 跑 走送之   今义 行走

  趋  古义 快步走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今义 趋势

  或  古义 有时 或遇其叱咄   今义 或者

  卒  古义 最终 卒获有所闻   今义 士兵   遗  古义 赠送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今义 遗失

  假  古义 借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今义 假期

  词性活用

  腰 名词用为动词 腰挂 腰白工之环     手 名词作状语 用手 不必若余之手录

  诸 兼词"之于"的合音 假诸人而后见也

  通假字

  支 通"肢" 肢体 四支没劲不能动   被 通"披" 穿着 同舍生皆被绮绣

  食 通"饲"给饭吃 日再食

  虚词

  以   介同 用 以衾拥覆     介词 把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介词 因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连词 来 无从致书以观

  之   代词 他 录毕,走送之   助词 的 无鲜肥滋味之享

  助词 提宾的标志 弗之怠   助词 介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不必若余之手录

  给下面加点字注音。嗜(   )砚(   )硕(     )逾(    )馁(    )烨(    )衾(     )

  解释下面加点字的含义。

  录毕,走送之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3.腰白玉之环       假诸人而后见也

  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养不若人也。

  2.非天质之早,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1. 本段选自课文(            )作者___,___朝人。

  2. 下面句子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

  A.余/因得/遍观群书。B.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援疑质理        2)俟其欣悦       3)媵人持汤沃灌         4)烨然若神人

  4.下面句子"以"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     )

  例: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A.无从致书以观B。计日以还C.人多以书假余D.以衾拥覆

  5.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谈自己刻苦求学的经历的?

  答:

  6.作者谈这些求学经历的目的是:
 

广州中考网

关于我们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学而思中考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10 www.zhongkao.com All Rights Rreserved. 京ICP备09042963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客服电话:(020)87597747 主编邮箱 给中考网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