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择校源于竞争性追求优质教育资源
教育公平在城市中的主要表现是义务教育择校问题,这也是教育领域的老大难问题。说它是老问题,是说择校问题隐性存在由来已久,公开化则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说它是大问题,是因为择校问题处理不好可能演变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问题;说它是难问题,是因为根本性转变择校现状非一部门之力可以达成,亦非一日之功。
经过多年的努力,特别是以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为标志,解决择校问题的思路也逐渐清晰,实践经验逐步丰富,政策法规逐渐完善,社会环境逐渐优化,治理工作已见成效。在推进教育公平的新时代背景下,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义务教育择校问题的时机趋于成熟,这一问题也是未来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的重要议题,需要以更大的勇气和毅力坚持不懈地推进。
择校问题的本质是追求优质教育资源,是升学的竞争、接受优质教育的竞争,其实质是社会上激烈的生存和发展竞争在教育领域的反映。择校问题不是孤立的教育现象,也绝不是中国特有的现象。一方面,应当肯定这是人民群众越来越重视教育价值的表现,具有社会进步意义;但另一方面更应当看到这种过度竞争和不正当竞争的恶果,绝非中国教育应有的现象。择校行为业已演变成为事关教育公平、社会公平的根本性问题,“择校”以及教育“寻租”等纠缠在一起,而这正是民众所痛恨的教育不公正,其弊端与消极意义已日益突显。教育主管部门要有所作为,着力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择校问题的难点表面上看是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其实质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差距过大,谁也不愿意输在起跑线上。学校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世界上本来就没有两所完全一样的学校。以往实施的重点学校政策人为拉大了学校的差距,社会市场的选择又加剧了学校的分化。
实施重点学校政策和允许学校创收,这在当时当地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对教育的发展发挥过积极意义,但从现在和未来的眼光看就显得越来越不合理,“强者通吃”、“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教育工作的一大主题,要在促进教育公平的理念下办好每一所学校而不是少数学校,整体提高办学水平,教好每一个学生而不是少数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人人都能成功。
2.治理择校有多种经验模式
各地经验表明,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前提下治理择校问题,才能真正取得成效。这种有效治理率先在中小城市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如有70万人口的安徽铜陵市,在全国“择校风”盛行的大环境下,逆势而动,积十年之功,创造了一个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范例,创造了遏制择校风的奇迹。其卓尔不群的经验就在于,
优质教育资源真正向弱势学校倾斜,而不是向“重点”学校倾斜;资源倾斜不仅限于经费倾斜,更在于校长、师资在各校之间轮换;将重点高中的招生名额平均下放各初中,缓解义务教育阶段的各初中之间的应试竞争压力。社会普遍认同“这里的学校没有好坏之分,只有远近之别”。有专家评价:“这里,也许是中国唯一的义务教育阶段没有择校的城市。”
有124万人口、城区人口61万的辽宁盘锦,自1984年建市以来,坚持不办重点校、民办公助校,由政府全额承担义务教育阶段公用经费,并平均投入到每所学校,教师工资津贴全由财政解决,20多年来从未收过一次择校费。创造奇迹的经验是从源头保证教育公平,做到了办学条件公平、教师配备公平、学生入学公平等三方面公平。在公平配置的基础上,再促进优秀学校领导、教师向薄弱学校流动,实行“阳光分班”,将重点高中招生的公费指标100%分配到每一所初中,强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对薄弱学校和学校的薄弱环节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改造,不让其“带病运转”,多年来全市本科升学率大大高于全国均值,成为辽宁省先进。
省会等大城市同样创造了治理择校问题的经验和奇迹。沈阳市经过多年改革,择校和乱收费得到了有效遏制,群众对教育的举报投诉直线下降,对教育的满意率直线上升,其根本经验是出台了几大举措助力教育均衡发展:以实现生源均衡为目标,取消民办公助学校,切断择校之源;以实现基础均衡为目标,设立综合改革实验区;以实现师资均衡为目标,开展校长、教师交流;以实现校际均衡为目标,改造城区薄弱学校;以实现城乡均衡为目标,建设农村九年制学校;以实现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建立健全监督保障机制。其中,最根本的措施是通过学区内“人走关系动”的教师交流,让老师觉得“在哪儿工作都一样”,让家长觉得“孩子在哪儿上学都差不多”。
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遏制义务教育择校现象的蔓延,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期望、社会的要求和教育自身的需要,是新时期推动义务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的历史必然。全国许多大中小城市治理择校问题的经验值得尊重和借鉴,所取得的这些显著变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的。我们看到这些先进经验的可贵之处,不在于取得了多大成绩,而是当地政府在消除教育不均衡上所表现出的努力和勇气。
3.根本出路在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发展差距过大和择校收费,是困扰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两个老大难问题,两者之间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是影响教育公平发展问题的两个方面。
解决择校问题,各地共同的经验是,先抓硬件均衡后抓软件均衡,先抓校长调动后抓教师流动,先抓招考制度改革后抓生源分布,先抓领导示范后抓群众支持,先抓内部建设后抓社会环境,先县域后省域。
这些创新的工作模式为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供了鲜活的经验,为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增强了信心和动力,给今后教育工作带来的启示是:第一,不断增加教育投入,实现每一所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第二,改造薄弱学校,为均衡发展创造基本条件。第三,积极探索区域内教师交流机制,推动教师资源配置均衡化。第四,示范性高中指标到校,促进城区初中教育均衡发展。第五,淡化重点学校,清理公办改制学校,规范办学行为。
更重要的是,着重建设长效机制,关键是以做事为核心,人财事相统一,以发展性评价为主,工作业绩和政绩考核相联系。要长远规划,不断完善和健全各项制度;深化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改革并完善人事制度,让校长和教师实现区域内流动;加强督导评估工作,促进基层政府责任落实;配套措施公开透明,加大社会监督力度。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解决择校问题要标本兼治,同步推进,要以改革公共教育资源配置方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综合治理,突出重点,标本兼治,循序渐进,坚持不懈,有力缩小学校差距,有效抑制择校问题,早改早主动,大改小麻烦,小改大麻烦,不改更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