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广州中考政策指南   广州中考手册   2017广州中考大事记   历年中考分数线   热门中考资讯   中考真题及答案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重点高中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广州站 > 中考备考 > 中考复习 > 正文

同学,你造的句有病,得治!

来源:中考网    作者:中考神器    2015-03-22 15:18:08

说两句

  •  
      导读:“单义词”“多义词”“同义词”“反义词”“褒义词”“贬义词”……光是这些词性罗列出来就看的眼花缭乱!造句写作文时,偶尔哪个词没用对出现了语病,也是在所难免的,不过,为了让你的语文水平迅速登上新高度,小编特此总结了几种你最容易出现的语病,这就带你集中治疗!
     
     
      1.用词不当:由于对词义或者词的感情色彩理解得不确切造成的。
     
      例:班会上他夸夸其谈,出众的口才使大家十分佩服。(夸夸其谈是贬义词,应改为侃侃而谈)
     
      2.搭配不当:主谓之间、主宾之间、动宾之间、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关联词语之间。
     
      例:挖土方开始了,我们的任务和工期都十分繁重和紧张。(任务十分繁重,工期十分紧张)
     
      国家开始免受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这一举措降低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减轻了负担)
     
      我们车间的检验工作,一连三个月被评为全厂的优胜单位。(主谓不当,删去检验工作)
     
      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宣传效果。(动宾不当,将效果改为力度,或者将加大改为增强)
     
      三四月间细雨霏霏的西塘,是品味江南古镇的最佳季节。(主宾不当,将西塘调至句首)
     
      只要每个人从生活点滴小事做起,才不难实现低碳生活。(关联词,只要…就…,只有…才…)
     
      扬州市歌《茉莉花》具有鲜艳的地方色彩。(修饰语不当,将鲜艳改为鲜明)
     
      3.成分残缺:缺少了成分,使结构不完整,影响了句意的表达,主要缺主、谓、宾。
     
      例:每天从凌晨5点到下午2点,他在车上摇来晃去的时间。(缺谓语,在他的前面加是)
     
      通过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使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到了飞速发展的中国。(缺少陈述对象,可以删去通过,或者删去使)
     
      中国元素、中国气派、中国特色将在世博会上尽情——世博会也将让中国更加美好。(缺谓语,在尽情后面加上挥洒、展示、释放、绽放)
     
      西南特大旱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大家积极参加献爱心。(却宾语,最后加活动)
     
      开展“无烟日”活动,可以增强人们的自我健康保护。(最后加意识)
     
      在本届世乒赛上,经过运动健儿们的奋力拼搏,再次赢得了男子团体冠军(缺主语,家我国)。
     
      通过这次野外学习,使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更大了。(缺主语,去掉通过或者使)
     
      4.成分赘余:表达一个意义,用一个词语就够了,却多用了几个同义的词语,造成不必要的重复。
     
      例:这种舞蹈热情奔放地跳了大约1200年左右。(大约和左右都表约数,用一个就够了)
     
      我们在心里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在心里和由衷的重复)
     
      5.结构混乱:语序不当,句式杂糅。
     
      例:我们顺利地按照村长的指引找到了那位佝偻着身躯的羌族老奶奶。(顺利地应该在找到之前)
     
      我班同学讨论并听取了校长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讲话。(先听取后讨论)
     
      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由人类的活动造成的。(主要原因是……和是由……造成的句式杂糅了,取其一即可)
     
      明天,由两车鬼子荷枪实弹押送下的车队要经过一条山沟,这可是伏击的好机会。(在……下和由……杂糅)
     
      每当站在国旗面前,使我产生了无尽的联想。(去掉每当)
     
      《包身工》是剥削制度下悲惨的女工生活的写照。(女工悲惨生活)
     
      6.表意不明:指代不明,产生歧义。
     
      例:《骆驼祥子》是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表现了他十分熟悉下层人民的生活,能熟练地使用地道的北京话进行写作的特点。(他指代不明,改为老舍)
     
      小明从新疆带回一筐他最喜欢吃的葡萄。(他指代不明)
     
      上周五晚,三个学校的音乐老师一起参加了演出,美妙的音乐给市民带来了全新的艺术体验。(三个改为三所,或者将三个学校的改为学校的三个)
     
      7.否定误用:某些词语本身就含有否定的意思,反问句本身含有否定的意思。
     
      例: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事件,小区保安采取了切实有效的安全措施。(删去不免或者不)
     
      他这种不道德的行为难道不应该不受到谴责吗?(删去后一个不)
     
      8.一面和两面不能呼应:一个句子前面从正反两个方面说,而后面只从正面去说。
     
      例:能否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去掉能否)
     
      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能否提高)
     
      9.不合逻辑:大概念和小概念并列使用,表述不合事理,自相矛盾。
     
      例:消费者在购买文具用品时,要尽量选择无异味的橡皮擦、无刺鼻气味的涂改液和学习用品。(将和改为等)
     
      我们远远就听到小王蹑手蹑脚走过来的脚步声。(去掉蹑手蹑脚)
     
      窗外的暴风雨突然渐渐地停了下来。(突然和渐渐地矛盾)
     
      昨天下午,我等了他整整一小时左右。(矛盾,去掉整整或者左右)
     
      10.关联词放错位置。
     
      例:不但我信任他,而且信任他的朋友。(我不但)
     
      我不但支持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支持他了。(不但我)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热门推荐

    热门专题

    • 2023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 2023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 2023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2023中考]2023中考分数线专题

    [2023中考]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2023中考特别策划

    广州中考指南

    广州中考指南

    [更多]

    阅读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