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状况
在另一个帖子里,我戏称他们为大坦沙、卖鞋街、婚纱街,看名字就只有市井气,不像带书卷气的。
不过要是放在1995年前大学、高中未扩招之时,若有哪个工友的子女考上以上三间的其中一间,那时全厂都会很快传遍,甚至专门来道贺的。不过今天的1中3中5中,也就是聊以不滑落普通高中的一种保底,顶多说句“也还好”。
但是而且这三兄弟从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要牛一齐牛,要熊一齐熊,一种很奇怪的同步走势。今年高考成绩,也接近得像个“饼印”一样。
二、原因
也就不过20年左右的光景,何以如此颓势呢?
如果说是区政府、区教育局不重视,又不像。他们一向归三个不同的区管,不可能三个区长同时不重视。
如果说是他们的校长、老师一起不思进取了,虽然可以这样理解,但是持续几十年“同捞同煲”,责任落到校长、老师身上就是天大的巧合了。
下面是我的一些看法。
1、以前强大的原因
(1)1977-1994期间的强大,首先得意于政策,恢复高考初期每个区只设一间区重点,而且中考区一层学校没有所谓跨区之说,基本上就是画地为牢。当然那时候1、3、5,比7和培英要差一些,比7弱是因为东山的人口素质高、基础教育好,比培英弱是因为大郊区的人口基数太太(1988年分出个天河、芳村后培英已经落到和1、3、5一样水准)。
(2)其次是那时候重点中学招生人数少,那时候定下的重点中学只要17所(前6所、区5所、县4所),铁、附两兄弟的实力还落在1、3、5后面,平均每所招生4-6个班,大约200-300人,全市考入重点高中的不足5000人。考入1、3、5也就起码有前5000的实力。
2、集体下滑的原因
(1)95年左右大学扩招,随即引发高中扩招,现在的前六所合计已经接近5000人了,也就是拿走了所有原来区重点层次的生源(新四军进城前,向下拿的切口还要更深一些),接着有全市招生权的广附、铁一、协和、南沙广外也上来了,不仅被前两所反超,连师范改制的协和、毫无高中经验的广外都已经和他们平起平坐了。大致4-5年前,广附、铁一已经挤占了原来比1、3、5顺位还要低的生源,还要各增一个校区,对区属学校是雪上加霜。而且由于全市招生权能保证各区旱涝保收,侧重一区的难免受各种风险波动,因此这种趋势只会继续拉大。
(2)行政区划的几经切分,冒起了一些新贵。86、47、真光、玉岩都是由于新成立区而从普高定格为重点高中的,政策优势已经一模一样了,剩下就是拼人口基数、素质,在天河区得天独厚的47有迎头赶上。(如果芳村不并入荔湾区,新黄埔不合并,86、真光、玉岩要甩开他们并不容易的)。
(3)取消重点中学的政策定位。改为省一级、示范高中这些名堂,各区没有名额限制了,而且首次评示范高中,东山区一下子评出4所,越秀荔湾海珠仍然是每区一所,严重不平衡,接着马上老三区合并招生,这一下子把东山变成一个教育集市,从小学、初中等环节都陆陆续续向东山奔涌,很快打破了这种平衡,16、培正、育才这几间东山地头的普通。
(4)自身的一些问题。
1中多次提及是搬迁大坦沙初期环境和交通问题,把部分接力棒交给了4中(协和也分了一杯羹),其实,如果荔湾芳村合并早一点或者晚一点,真光这个外来户不可能占据新荔湾区老大的位置,来自大片区的1中4中未分胜负的时候,突然搞起并区,来自小片区的真光的数据看起来反而最好看了。
5中是自乱阵脚,省市重点扩招的时候他也也跟着扩招,最多的届次曾经900多人(其实当时还是保持600-700,多留部分住宿位的策略更好),一下子稀释了,由于老三区合并招生,5中的数据连海珠区人都不信任。
3中在发展策略上也并无重大折弯,问题是越秀和东山合并,旧越秀一枝花,旧东山有四大金刚,考生心理趋向明显是东移。
三、前景
我很难用“XX前景会更好”之类话来安慰,要回到20年前光景是不可能的,只能寄望小幅回升扳回一些算一些。我看5中前景稍好,就等着老三区分家,守住自己的“横头”。其余两家都不乐观,当中1中比3中略好,荔湾区内几家差距又不大,何况毕竟是全住宿学校,目前还有15%外区政策。3中在越秀还只是第4把交椅,又无住宿,交通、场地、外环境也就一般般,不太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