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考广州站 > 中考报考 > 中考资讯 > 正文
来源:大洋网 2013-07-04 10:30:56
基于近几年普通中考“复读生”群体出现居高不下的状况,从而引发社会对于中考招生制度、高等教育体制等突出问题的广泛关注。然而随着我国学龄人口逐年减少、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社会环境逐步完善,以及初中毕业生继续教育途径的多元化,我国中考“复读生”群体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会呈现出趋于下降态势。本文中,明师教育中考专家从复读生客观现状出发,通过背景分析、成因分析、趋势分析等提出对“复读生”现象的客观分析。
明师教育中考专家分析:复读生现象特别是近几年以来之所以特别引人关注,是因为高分复读现象也变得较为突出,而且呈上升态势。在知识经济以及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考复读形成了“复读生”群体占用大量教育资源、挤占应届生升学指标等问题备受社会关注。北京前年复读因受到新课标的改革影响严重缩水,而去年从对于复读生成绩的统计分析来看,复读生的成绩并未受到新课标改革的影响,依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所以成绩公布后,家长和考生对于复读问题都有了比较肯定的认识,去年选择复读的考生人数也随之又增多了。
1.复读现状
明师教育中考专家分析:近些年中考结束之后,在全国范围内都会有相当数量的初中毕业生选择在公立初中或各种社会教育机构进行复读,准备再次参加明年的中考。这些考生常被社会称之为中考复读生群体。现今,我国中考复读群体在规模数量和构成质量方面都呈现出了多元化、复杂性的新的变化趋向。
1.1 规模日益庞大
从全国范围看,中考复读群体在规模数量方面的变化趋势主要表现为中考复读生的数量持续快速增加,构成质量方面都呈现出了多元化、复杂性的新的变化趋向,以至于中考复读群体的规模日益庞大。
1.2 构成越发多元
中考复读生群体在结构构成上的变化也越来越多元化。如今中考复读群体主要构成包括三大类:一类是中考落榜生所构成的群体,即中考成绩未达录取分数线而没有被录取的考生群体。一类是高分复读生所构成的群体,具体包括:中考成绩达到本地最低录取分数线,但由于志愿填报不当而未被录取的考生;另外一类是中考成绩达到录取分数线并收到录取通知书,但因为个人原因没有按时去报到的考生;其中还包括一些考生收到录取通知书并在被录取学校就读,但中途辍学参加来年中考的学生,这些考生参加复读的具体原因各有不同,但其中考考分都达到了当年的中考最低录取线,因而都属于高分复读现象。我国中考复读群体的结构变化主要取决于以上几类情况的变化影响。其中影响复读群体进一步扩大的根本原因还是根深蒂固的唯学历主义以及名校效应,促使更多的人宁愿再次努力尝试,为的就是能过进入更为理想的学校以及感兴趣的专业。
2.复读原因
明师教育中考专家分析:中考复读现象的成因是多元化的,特别是近些年表现尤为突出。从以往的中考落榜为主要群的构成发生较大变化,高分复读呈上升态势。社会出现的新精英与名校情节促成中考更高一层的独木桥。随着我国教育步入大众化的阶段,中考中的一座新型独木桥正在逐步形成。
2.1 品牌效应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新经济时代的来临,如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就业压力逐渐加重。受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大量高分复读生是为名校的招牌或热门专业的未来前景而去的,这种做法只注重最终结果,显然带有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这种做法不但扭曲了教育的本质,也影响了人才的开发与培养。在很多考生和家长的观念里,不是高等教育本身、知识本身创造了前途,而是学校以及专业的名气地位在发挥作用,这无疑是对高等教育的严重误解。社会很多用人单位在人才选择上产生了唯学历主义的误区,就业岗位的天平严重向知名高校的文凭品牌效应倾斜,而一般高校的普通文凭被排斥在门外;在社会中就出现了学校及专业的品牌效应大于专业知识本身所带了的社会价值观念。
2.2 价值取向
社会的人才消费观成为复读现象热背后的最大成因,也是社会、家庭和学校的价值取向诱因。名校情结和精英教育思想的根深蒂固为高分复读推波助澜。社会不合理的人才消费观,对高校的片面评价,间接迫使越来越多的考生走入考高复读群体,加深了考生和家长的名校精英趋向。家长和考生对学校本身的过高期望,使复读变成了诱人的实现未来价值的希望。现在家庭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家境也越来越好,因此不少家长情愿更多的投入经济和时间,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考上名牌大学,拿到名气较好的毕业证,以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
2.3 制度偏离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时至今日,高校连续多年扩招之后,致使当前整个社会大学生宏观就业形势严峻。复读现象的日益严重是我们高等教育走到大众化,高等教育计划招生与社会新经济人才需求之间矛盾的产物。由于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存在之前计划经济条件下遗留矛盾,例如我国多年的各地区中考录取线不统一的政策,助推了中考复读现象的繁荣。现有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衡,机制的不科学,效率的低下,灰色区域的增多等,造成中考复读群体逐年递增。同时,我国的中考体制、高等教育制度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及民众的需要,这也是大量复读生存在的深层原因。建立公平的教育考试制度,实施均衡的教育资源配置,积极推进教育与社会的公共职能最大限度科学化,才是避免复读现象日益加剧的根本途径。
3.现实思考
明师教育中考专家分析:长期以来,复读作为初中教育的一种特殊补充形式曾经并未引起人们多大的关注。但是近些年来,复读生人数快速增长,而且高分复读现象也变得较为突出,从而复读现象开始引起人们的更多关注,许多媒体不时报到有关复读的大量信息,且褒贬不一,各持观点。
初中复读现象涉及社会面大,不是一个简单的教育现象问题,他还涉及到国家的教育体制、教育思想、教育政策、社会就业形势、社会发展状况;大众的思维习惯、民族文化、传统观念等一系列的诸多问题的影响,不是一个简单的措施就可以解决的,更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消除的。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复读问题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完全消失,他是一个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存在。所以国家和社会都应该来正视这个问题,采取有力的措施及方法来规范复读教育行为,并且不回避、不含糊其辞的冷处理,而是从行政上、经济上、管理上加以引导,规范好复读市场,使学生、社会、国家达到科学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在社会中积极树立大众化高等教育理念,提高大众对教育本身的理性认知;加强高等院校自身办学水平与质量,在社会发展中起到应有的作用;才是避免复读生群体进一步扩大的根本有效途径。同时,对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及录取制度、录取方式需要进一步改革,增加考生多次考试及录取机会;现今,虽然中考并不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唯一途径,但是一考定终身还是其主要方式。开放考试模式,增加考试次数,坚持不拘一格录取,宽进严出才是解决复读生现象的有效办法,同时也是选拔及培养优秀人才的根本途径。
总而言之,中考复读现象的繁荣,复读群体的多元是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及社会职业观认识上存在一定误区等原因,以至于中学生及家长面对中考心里观念上的扭曲心里效应。明师教育中考专家认为,当前教育问题是整个社会问题的一个子系统,高等教育问题又是教育问题的一个分支,所以中学复读现象他是社会问题的一个现实反映,有其存在的内因和外因,归根结底是社会环境因素所致。我们现行的中考制度对于人口基数大,相对教育资源不足的大环境有很大程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但是一考定终身的考试形式,不仅限制了考试形式也不利于基础教育人才的开发与培养;中考指挥棒使考生和家长对此听之任之并抱有异乎寻常的执着,很大程度限制了孩子的个性发展。中考复读现象并不单单是教育问题上的问题,也不仅仅是中考制度的问题,他是社会问题,是人们的观念认识问题,是社会职业心理问题,也是是社会阶层意识和病态职业观对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制度的无奈与应对。
小编推荐相关阅读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