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考广州站 > 中考备考 > 中考复习 > 正文
来源:网络 2012-12-11 19:03:22
16. “却”同今义表转折的一项是
A.相如因持璧却立 B.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C.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D.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17. 与“登峰造极”的“造”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 B.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C.此人功参造化,乃吾劲敌 D.径造庐访成,视成所畜,掩口葫芦而笑
18. 与“资治通鉴”的“治”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今治水军八十万众 B.同心一意,共治曹操 C.故治国无法则乱 D.不效则治臣之罪
19. 与“卒然边境有急”的“卒”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B.初,鲁肃闻刘表卒
C.全卒为上,破卒次之 D.五万兵难卒合
10. 与“走马观花”的“走”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窃计欲亡赵走燕 B.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C.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D.预备走舸,系于其尾
21.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顷之,烟炎张天。《三国志》 ②真州逐之城门外。《<指南录>后序》
③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⑤又试之鸡。 ⑥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⑦我欲因之梦吴越。 ⑧吾欲之南海,何如?
A.②⑥⑧/③④/①⑤⑦ B.②⑤⑦/①③④/⑥⑧
C.①④⑤/②⑥⑦/③⑧ D.③⑤⑥/①⑧/②④⑦
22.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①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②成以其小,劣之。
③于乱石间择其一二叩之。 ④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⑤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 ⑥则或咎其欲出者。
⑦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A.③⑤ B.①② C.④⑤ D.⑥⑦
3.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2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③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④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⑤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⑧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⑨履至尊而制六合 ⑩而母立于兹
A.①⑩/②④/⑥/⑧⑨/③⑤/⑦ B.①⑩/②④/⑥⑧⑨/③⑤/⑦
C.①⑩/②④⑧/⑥⑨/③⑤/⑦ D.①⑩/②④/⑥/⑧⑨/③⑤⑦
24.下列句子中“若、乃、而”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若属皆且为所虏/今欲发之,乃能从我乎/余,而所嫁妇人之父也
B.若水之归下也/家祭无忘告乃翁/汝知而心与左右手、背乎
C.若为佣耕,何富贵也/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D.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人而无知,与木何异
25.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用法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②宋人执而问其以
③以刀劈狼 ④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⑤余以乾隆二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⑦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⑧属予作文以记之 ⑨士大大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A.①/②/③④⑨/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⑨/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⑨/⑤⑥/⑦/⑧ D.①/②③/④⑨/⑤/⑥⑦/⑧
26.下列对“为”的意义或用法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北冥有鱼,……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②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③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④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皆为利往。
⑤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⑥此可为知者道,难为外人言也。
⑦秦为知之,必不救也。 ⑧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27.下列句子“何”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①童子何知?躬逢盛饯(宴会)。《滕王阁序》
②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
③孟尝君曰:“客何好?”日:“客无好也。”④孟子者何?昭公夫人也。
⑤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⑥寡人有哀,子独大笑,何也?
⑦原野何萧条!白日忽西匿。
A.②④⑥ B.①③⑥ C.①③⑤ D.②④⑦
28.下列句中“则”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②欲速则不达。
③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④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⑤其南则大夏,西则安息,北则康居。 ⑥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A.②③ B.③④ C.⑤⑥ D.①⑥
29.对句中加点词说明不正确的一组是:
(1)如今人方为①刀俎,我为②鱼肉,何辞为③? (2)同是被逼迫,君尔④妾亦然⑤。
(3)且焉⑥置土石? (4)彼有人焉⑦,未可图也。
A.①和②同为动词,是,作为。 B.③为介词,何……为,即为何。
C.④和⑤同为指示代词,这样。 D.⑥和⑦同为兼词,意义不同。
30、下列加点词与“杂然相许”的“然”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②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③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盘盘焉,困困焉。 ④人谓楚人沐猴而冠,果然。
⑤夫子莞尔而笑。 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⑦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A.①② B.③⑤ C.④⑦ D.⑤⑥
(答案见下一页)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