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考广州站 > 中考报考 > 中考资讯 > 正文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陈翔 2012-08-29 10:55:09
学者:
要保持办学延续性
要求名校复办初中的呼声,近年来以群众呼吁、两会建言等形式,体现得愈发强烈。各界对“名校初中”的渴求,被市民评价为“示范性高中后遗症”。
公开材料显示,2002年广州市提出创建24所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其中包括有广雅中学、执信中学等市属重点名校。创建示范性高中对校舍、面积等资源都有要求,为了腾出优质资源给高中部,名校们先后把初中部剥离,改为“名校办民校”。
这样,产生了两个方向的效果,高中部越来越强大,但初中生源就没办法保障了,而且初中学生承担的费用变成按照民办学校的标准,比原来出现大幅提高。反而是一些没有创建示范性高中的学校保持了公办初中,形成比较良性的教学循环。
“名校办民校”的现象持续至今近10年,小升初路子多了,但也杂了。最让家长“纠结”的是,变局太多。家住海珠区的肖应欢说,他有两个小孩,亲人也有适龄小孩,“反正每年都要研究政策,经常有变化”。民校们争夺生源,家长带学生“赶考”,读书费用大幅上升,成为困扰家长的“乱象”。
有教育学者认为,创办示范性高中有必要,不过要保持高中和初中的办学延续性。家住越秀区环市路的何女士长年从事教育工作,她说,中学教育是连贯的过程,如果把原来的完全中学变成初高中分开,教学循环不能延续,对生源也无法把握。如果名校复办初中,生源有保障,教学秩序也比较容易保障。对于符合入读条件的居民来说也是好事,因为可以减轻经济压力。
相关推荐: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