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2分)某学校生物课外活动小组,在完成“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后,又提出了酸、碱环境是否影响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这个问题,并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他们选用的材料用具和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
材料用具:试管、量筒、烧杯、滴管、石棉网、铁架台、酒精灯、温度计、新鲜唾液、淀粉浆糊、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碘液等。
实验方案:
请根据以上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1号试管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1号试管滴入碘液后没有变成蓝色,其原因是___________。
(3)由该探究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3支装有浆糊的试管放入37℃温水中,恒温10分钟的目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80523
说明:本试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两部分,第一卷40分,第二卷60分,共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第I卷(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40分,每小题2分)
1.A 2.C 3.C 4.D 5.C 6.A 7.D
解析:本题是对肺的结构与功能关系的考察。生物体的结构总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肺也有很多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相适应,如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便于气体的通过;肺泡外包着毛细血管网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而肺位置的高低与其功能无直接关系。
8.C 9.B
解析:本题是对维生素作用的考察。人体每日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小。但其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是其他营养物质所不能代替的。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甚至患病。其中BCD三项可以由缺乏维生素引起,脚气病是因为缺乏维生素B1;佝偻病是因为缺乏维生素D,从而导致缺钙引起的;坏血病是因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而A项不是维生素缺乏症,而是由真菌感染引起。
10.C
解析:本题是对小肠的结构及其功能的考察。小肠的功能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与此功能相适应小肠有许多结构特点:小肠很长,约5~6米;小肠内表面有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小肠绒毛上有微绒毛,以上特点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既有利于消化又有利于吸收。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此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的吸收。而小肠内肠腺可分泌肠液,及小肠内还有肝脏分泌的胆汁、胰腺分泌的胰液等消化液,此特点有利于小肠对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关系不大。
11.C 12.C
解析:此题是对消化液作用的考察。消化道内的消化液主要有四种:唾液、胃液、胰液、胆汁和小肠液,在这五种消化液中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可以消化淀粉;胃液中含有初步消化蛋白质的酶;胰液和肠液中都含有消化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可以消化三种营养成分;只有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它对脂肪有乳化作用,可以促进胰液和小肠液对脂肪的消化。
13.D 14.A 15.A 16.B 17.D
【分析】体育锻炼使呼吸肌的舒缩活动加强,胸廓的扩张范围增大,参与气体交换的肺泡数量增多,其结果使肺活动量增大,呼吸功能加强。此外对于少年儿童来主,还能促进呼吸系统的发育,增加抵抗呼吸道传染病的能力。
18.B 19.A 20.【答案】C
【分析】输血的原则是第四章教学内容的重点,也应该是每个公民一生中都要具备的基本生物学知识。其中D选项是不具备输血科学常识的公民常常会误选的,选A选项的一部分同学则是夸大了O型血“万能输血者”的概念。科学的输血原则是输同型血,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考虑少量输入O型血,并且在输血前要进行交叉验血。
第II卷(共60分)
二、简答题(20分)
21.(6分)(1)糖类 蛋白质 维生素 纤维素 (2)胃 小肠
22.(12分)(1)8 唾液腺 10 肝脏 4 胰腺 唾液 胆汁 胰液
(2) 小肠 12 十二指肠
23.(6分)
【答案】(1)应输入大量血浆;(2)输入红细胞;(3)输入血小板。
【分析】成分输血是现代医学的新趋势。本题是对教材内容的扩展,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输血,关注现代科学的新发展,同时也是对血液成分加深认识。
24.(8分)
【答案】 (1)B (2)A (3)等于 (4)B
【分析】本题是一道识图题,解识图题的关键是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提示和图中的文字准确的判断图形的含义。在本题的题目中已经给出是:本图某人体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的示意图。结合图中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可知图中曲线的含义,结合学过的基础知识此题即可解决。
25.(16分)
【答案】(1)上、下腔静脉 心房 房室瓣 心室 动脉瓣 肺动脉 (2)防止血液由心室倒流回心房 防止血液由肺动脉倒流回心室 (3)右侧。
【分析】本题考察的内容为心脏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为日常练习和中考常出的题目之一,本题的新颖之处在于:它是心脏结构的一半,课本中的插图是整个心脏,如果学生对课本中的插图产生了思维定势,将看不明白本图。对于本题教师可指导学生仔细审图,辨明本图的含义,加上图中有两条大的血管与②相连,那么本题中的问题就可应刃而解了。
26.(12分)
【答案】(1)对照 (2分)
(2)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了麦芽糖(3分)
(3)酸性环境和碱性环境对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有影响 (3分)
(4)37℃是唾液淀粉酶起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在这样的温度条件下恒温10分钟,能将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较彻底地分解。(4分)
【分析】本题是一道实验题,实验设计的考察是近几年来考察的重点,几乎每份试题中均有相关内容,教师应针对此部分内容设计专题,向学生讲清实验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一)、科学性原则;(二)、可行性原则;(三)、简便性原则;(四)、可重复性原则;(五)、单一变量与等量原则(初中以此为重点,多考察);(六)、对照原则(考察较多,多考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区分),并让学生在独立设计实验步骤的的过程体会,学会运用。
页次:3/3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