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作者:匿名 2010-04-01 11:24:55
⑵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11.如果想成为“千里马”,你认为最需要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各是什么?请结合文本与现实生活谈谈看法。(3分)
12.阅读杜甫诗两首,然后回答问题。(6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段)
杜甫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 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 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 日暮聊为《梁甫吟》。
⑴请分别找出两首诗中暗示“安史之乱”这一历史事件的句子。(2分)
⑵研读两首诗,指出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4分)
四、(9小题,40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4题.
能源新方向——细菌产石油
高育红
最近,美国科学家在热带雨林中发现了一种粉红色的霉菌。这种霉菌有一种奇特的功能,可以让植物枝叶发酵,转化为燃烧值特别高的柴油气。这个发现为植物能源的利用开辟了新途径,是科学家在寻找可再生能源过程中的一项重大发现。
在目前能源逐渐紧缺的形势下,寻找可再生能源是各国科学家正在探索的事情,其中植物能源大受欢迎。因为植物可以再生,利用植物的枝叶生产能源不会影响生态环境。在200多年前,人们就发现植物发酵可以产生燃烧性气体,这种气体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俗称“沼气”。
然而,沼气的密度小、燃烧值低,因此不是很理想的燃料。于是,科学家希望能够从植物废料中提取到更好的燃料。美国科学家加里·斯特贝尔就找到了这样一种原料,他在阿根廷巴塔哥尼亚高原的热带雨林中发现了粉红粘帚霉,这种霉菌寄生在心叶船形果木树的树干上,会产生气体,而这些气体可以消灭附近的其他真菌,让它独享植物枝干的美食。斯特贝尔希望弄清楚这些气体为何可以作为粉红粘帚霉的武器,结果发现这些气体不过是高浓度的碳氢化合物,可让其他真菌窒息而死。
斯特贝尔等人在实验室内检验粉红粘帚霉的性能,用以燕麦为基础的果冻和纤维素培养它们。研究人员利用抽风机把粉红粘帚霉排出的气体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富含8种柴油中的碳氢化合物,如燃烧值很高的辛烷。与现在世界各地的植物燃料工厂生产的生物乙醇相比,粉红粘帚霉发酵产生的这种气体燃烧效果更好。这个发现让斯特贝尔十分惊喜,他说:“地球上还没其他已知生物能让植物发酵出柴油气,这种气体混合物可以驱动发动机,直接作为机械的燃料。”
更令人振奋的是,粉红粘帚霉可以生长在纤维素上。目前,植物能源科学家要攻克的难题就是怎样利用植物的纤维素,纤维素中含有大量的碳氢化合物,但是用普通的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都特别难分解。但是有人认为通过粉红粘帚霉对纤维素进行发酵,可以产生大量现成的柴油气。但还需要做更多的实验来证实此想法的可行性。研究人员将做更大规模的测试,进行发酵后让此真菌产生足够多的柴油气来驱动一台小发动机。如果他们能做到这一点,利用这种方法来扩大生产柴油气就变得可行了。
现在许多工厂用粮食而不是用植物废料来生产燃料,原因是植物废料中的纤维素难以分解。于是很多人反对植物燃料。如果广泛用粉红粘帚霉发酵本地植物废料,就可以摆脱植物燃料工厂用粮食作原料的困境。斯特贝尔还发现,粉红粘帚霉含有独特的基因,能生产出将纤维素分解成柴油气的酶。因此,如果可以把这种基因转移到其他微生物的体内,让其他微生物也能分解纤维素产生柴油气,这样就可以有效扩大能源工厂的规模。
斯特贝尔的研究还有可能揭开石油形成之谜,传统石油形成理论认为,石油是植物被埋在地下,在地壳的高温高压下形成的。但这个理论不能解释一些浅层油田的成因,根据斯特贝尔的研究,粉红粘帚霉或其他微生物很可能在石油的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
(选自《知识窗》,2009年4期 有删改)
13.下面不属于“粉红粘帚霉”的特点的一项是【 】(3分)
A. 粉红粘帚霉可以让植物枝叶发酵,转化为燃烧值特别高的柴油气。
B. 粉红粘帚霉产生的高浓度的碳氢化合物是它战胜其他真菌的武器。
C. 粉红粘帚霉分解植物纤维产生的气体富含辛烷。
D. 粉红粘帚霉含有能分解植物纤维素并且可以成功转移到其他微生物体内的独特基因。
14.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 粉红粘帚霉排出的气体混合物可以直接驱动发动机,成为了机械的主要燃料。
B. 普通的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难以分解植物纤维素中的碳氢化合物。
C. 许多人反对植物燃料是因为现在植物燃料工厂的原料大多为粮食。
D. 深层油田是被埋在地下的植物在地壳的高温高压下形成的。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7题。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节选)
高尔基
我卧床养伤,外公来看我,用他那干瘦但却匀称的身躯偎依着我,他讲起了自己童年时代的艰苦岁月,他用词很粗鲁,难懂,但他讲的很流畅,有条有理。
“可是我年轻的时候,得靠自己的力气拉纤,在伏尔加河上逆水行船。船在水里走,我赤着脚在岸上拉纤,踩着又尖又利的碎石子,就这样从日出到黑夜,不停地拉呀,拉呀。太阳晒的后脑壳直冒油,脑袋里像烧化的生铁似的,可还得不停地拉,腰弯的头点地,弯的浑身骨头格格响,汗流满面,汗浸的睁不开眼,看不见路,心里直想哭,眼泪不住地流。阿廖沙,你要知道,什么话也不能说!只能埋头拉纤,不停地走。有时候滑脱了纤索跌到了,跌个嘴啃泥,这到该高兴,力气都用尽了,跌一交也能喘口气,歇那么一小会儿。你瞧,这都是上帝亲眼看见的,人们过的是什么日子,就在仁慈的我主耶稣眼前!……”
听着外公讲述,我仿佛觉得他像一朵云彩似的迅速地长大,由一个干瘦的小老头变成了童话中的大力士,他一个人用纤绳拉着一条巨大的灰色货船沿着伏尔加河逆流而上……
有时他从床上跳下来,神气活现地挥动双手,给我表演纤夫们拉着纤索走路的样子,表演纤夫们如何从船舱里排水,一面唱着纤夫的歌谣,后来他又像年轻人那样纵身跳回到床上,一举一动都变得优美异常,他的声音更加深沉、粗重了。他继续讲下去:
“你听着,阿廖沙,当我们停下来,休息歇脚的时候,那情景就不同啦。夏天的傍晚,在日古里镇附近,我们通常是在那座绿山脚下找一个地方,生起篝火,在篝火上煮稀饭,一个穷苦的纤夫唱起了心爱的歌谣,所有的人也都跟着他嚎叫起来,喊声震耳,让你听了浑身直打颤。这时,伏尔加河的流水就仿佛流得更快了,河水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奔腾起来,直冲云霄!这时,一切的痛苦都像尘土似的随风而去。有时候,大伙儿只顾唱歌了,锅里的稀饭溢出来,那个专管煮饭的纤夫头上就得挨勺把子。玩耍的时候可以尽情地玩,但不能忘了该做的事!”
(选自《童年》 有删改)
15.结合高尔基的《童年》,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童年》中的外公是一个粗鲁、脾气暴躁、性格古怪的人。
B.《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一片断中的外公表现出少见的慈祥,对我宠爱有加。
C. 在休息歇脚的时候,纤夫们用歌声来诠释他们对拉纤生活的热爱。
D. 纤夫们的生活是19世纪俄国普通民众生活的缩影,揭露了扭曲人们心灵的社会现状。
16.按要求回答以下问题。(7分)
⑴外公从哪几个方面描述伏尔加河上纤夫的生活?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3分)
⑵“伏尔加河的流水就仿佛流得更快了,河水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奔腾起来,直冲云霄!”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4分)
17.下面哪部作品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之一?【 】(2分)
A.《家》 B. 《死魂灵》 C.《海燕》 D.《我的大学》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1题。
借你一个微笑
杨保中
(1)李俊是个性格内向的学生,阅完的试卷一发下,我发现他的眉头又锁到一起了
他只得了58分。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