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中途接手的这个班,被称为全年级纪律最差的一个班,我努力探索着处理问题的方式。
有一天我巡午休时,发现有几个男生不停地说话,其中一个是被多位老师都认为“多嘴”的男生。我把那位男生叫出来,盯着他,而他腮帮子鼓鼓的,一副随时准备吵架的样子。我很想狠狠批评他一顿,可气得不知道说什么好,而且整个上午高强度的工作已使我很疲惫,我已经没什么力气了。结果,我叹了口气,很真诚地对他说:“你怎么就不睡觉呢?相信你很清楚,班上纪律比较差,杨老师已经累坏了,你们应该帮助老师一起解决问题,而不是给老师添麻烦,对不对?”
他听了一愣,脸上那种玩世不恭的表情逐渐消失了,露出了一点点内疚的神色。他点点头,表示要体谅老师。我也很真诚地谢谢他的理解和配合,希望他能逐步做到。这件事让我明白到有时解决问题不一定要与学生“硬碰硬”,换个角度,把问题和困难摆出来,争取学生的理解和支持,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另外一个男生,小熊,也是老师们眼中的“硬骨头”。期中考的成绩不太理想,年级要求取消两个星期的体锻课来补习。一开始,学生的牢骚很多,但还是拿出作业来做了。个别学生还在絮絮叨叨的,我唯有逐个解释。走到小熊旁边,他一见到我,马上就把作业本一扔,收拾书包了,大声冲我喊:“老师,你就让我们下去玩吧!我不想自习了!”
我一听,真是气不打一处来。批评他的话已到嘴边了,突然我灵机一动,说出来的话变成了另外一句:“你这样不是为难老师吗?你看我刚刚才把大家安定下来自习呢,你一喊他们就冲出去怎么办呢?”
他一听,愣了一下,随即说:“啊——那就算了!自习吧。”我冲他笑笑表示支持。他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我不禁感慨,老师为学生付出了很多,可学生不一定领情,因为很多时候,他们并不理解老师的想法和做法,这是因为教师在工作中只注重考虑什么是对学生有利的,而甚少去考虑怎样让学生理解自己、认同自己,误会就由此产生,矛盾也由此产生。
例如,换座位、批评、教育等,哪一项不是为学生好?换个角度想问题,多站在学生角度思考,发生冲突时尽量不能站在学生的对立面,要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尊重他、理解他、帮助他的,再争取学生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