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广州站 > 初三语文 > 2010中考语文复习资料-文言虚词

2010中考语文复习资料-文言虚词

2009-11-24  作者:匿名  来源:网络  进入论坛

  六、常见文言虚词   之   1、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

  1、对,对于。向例:贫者语于富者曰。

  2、在,从例: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3、与,跟,同。例: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4、到例: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5、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例: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

  6、被例:受制于人

  记忆顺口溜:

  于字可译到、在、从,也可翻作对、与、同;

  形容词后表比较,动词之后表被动。

  而

  1、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动词和状语,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例: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醉翁亭记〉)

  记忆顺口溜:

  而作连词要分清,并列承接与转折;

  承译“接着“转译“但”,状语后头表修饰。

  虽

  连词“虽”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例: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例: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然

  1、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例: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2、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例: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3、助词分两种情况:

  ①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可译作“…的样子”、“…地”。

  例:秦王怫然怒(《唐雎不辱使命》)

  ②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然”“若…然”格式,“…的样子”“像…似的”。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注意:容易出错的地方

  1.用法词性混为一谈

  2.古今词语词义词性混为一谈

  3.不同虚词因意义、用法相近而误

  4.同一虚词因意义、用法不同而误
 

页次:2/2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中考网

关于我们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学而思中考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10 www.zhongkao.com All Rights Rreserved. 京ICP备09042963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客服电话:(020)87597747 主编邮箱 给中考网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