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份青少年网瘾课题研究报告发布佛山中学生网络成瘾率为9.6%,佛山中学生网络成瘾率为9.6%,低于周边城市的平均水平,这是佛山首份针对青少年网瘾进行的课题研究报告中获悉的数据。这一份由佛科院仇宇副教授牵头完成的佛山哲学社会科学立项项目正式向媒体公布。
课题组研究发现,高控制、严要求和缺乏情感温暖的家庭环境让中学生更容易转向网络寻求支持从而导致染上网瘾。另外,目前佛山高中女生网络依赖的比例有增加的趋势。
调查分析
仇宇表示,根据此前的调研和论文显示,网络成瘾率会在15%至20%之间,佛山的成瘾率较低主要与教育主管部门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高度重视有关。
缺乏同龄朋友转而交网友
仇宇指出,现在孩子的交往大多数局限在课堂上,课后缺乏与同龄人沟通的渠道,不少孩子回家后干脆上网聊天交友。
值得注意的是,初中男生的成瘾率显著高于女生。对此,仇宇表示这与青春期的自我认同需要有关,一般而言男性比女性更具冒险性和好奇心,新异刺激的事物更容易吸引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男生对网络的积极态度高于女性。
“处于青春期的男生往往自我封闭又渴望认同和尊重,他们更容易通过网络寻找刺激,宣泄和认同。”仇宇称,高中后这一趋势有所变化,由于高二男女生已基本完成青春期的嬗变,冲动性控制能力增强,但部分学生由于学习、人际等方面的原因也容易寻求网络的支持,特别一部分学习压力较大的女生会转向网络,目前佛山高中女生网络依赖的比例有增加的趋势。
家庭高压易致子女染网瘾
根据调查结果还表明,有网瘾学生与无网瘾学生在父母养育方式上有显著差异。
有网瘾的初中生在“父惩罚、严厉”一栏的调查得分显著高于无网瘾的学生,而在“父情感温暖、理解”一栏的调查得分显著低于无网瘾学生,这显示家庭高控制、严要求和缺乏情感温暖容易导致子女网络成瘾。调查还显示,母爱匮乏的高中生容易依赖网络。
戒网个案
温情为药助网瘾少年走出泥潭
课题组还从成瘾诊断量表中筛查了典型个案,通过对个案的综合治疗,研究总结了矫治成瘾问题、塑造青少年健康心理的具体方法和策略。
初二男生一上课就犯困
小辉今年14岁,是禅城区某重点中学初二学生,父亲是一家大型企业的业务主管,母亲独立开办一间民营企业。据小辉自述,自己每天早上都犯困,上课打瞌睡。“成绩越来越差,班主任不喜欢我,我最擅长的是玩电脑游戏,很多人崇拜我。”小辉告诉咨询师,当初他入学的成绩是全级前50名,但现在却排到250名,父母为此经常教训他。
“小辉父母都毕业于名牌大学,对孩子的期望很高,但由于双方工作繁忙,较少和孩子做更多的沟通。”仇宇表示,小辉对父母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不良,自控能力不足等因素,成为了小辉需要寻求网络支持,获得自尊补偿和互动关系满足的必然选择。
治疗从改善亲子关系入手
课题组为小辉制定了短期和长期的治疗目标。首先帮助他认识到应用成瘾行为来应对压力和冲突所产生的无能为力和不可控制的感觉。其次,还要帮助小辉认识自己的优点,重新建立自信,此外,帮助小辉改善与同学和老师的关系,改善亲子关系。经过4个月左右的治疗后,小辉的网络成瘾症状大大减轻,亲子关系也得到改善。
调查结果
高中男女生网络成瘾比例相当
据该课题组负责人仇宇副教授介绍,该报告选取了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初二和高二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课题组在佛山市二中、张槎中学、佛山市十中等7所学校随机抽取了700名学生,发放问卷700份,回收630份,筛选出有效问卷520份,其中高中生、初中生几乎各占一半,男女生的比例也相当。
调查结果显示有效的520个样本中,筛选出成瘾者50名,占总体的9.6%,其中初中和高中的成瘾人数没有显著差异,初中男生网络成瘾人数显著高于女生的网络成瘾人数,但高中男女生网络成瘾人数几乎相等。
超一半中学生上网为打游戏
调查表明,有网瘾的初中、高中生的上网目的第一选择是打游戏分别占了总数的50.2%以及40%,其次是用QQ、MSN聊天,第三选择是“进聊天室聊天”和“浏览网页、随便看看、其他”;这说明娱乐性、交际性、猎奇性是中学生网瘾者上网的主要目的,在网络使用的目的上,网络成瘾者和非成瘾者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在目的差异上,中学男生上网更多是为了打游戏和聊天,而女生更多是为了查资料和聊天。
IPS
用“代币制”实施奖惩
1.小辉和妈妈增加亲子互动。小辉制定“在校学习和课余活动行为指导表”,记录小辉每周课堂行为、课余活动、人际关系等情况,并以周和月为单位进行统计,用“代币制”实施奖励和惩戒。
2.指导小辉增加营养,特别改变不吃早餐的习惯,增加课外文体活动,促进发育和活力。
3.教给小辉“放松疗法”,消除睡眠障碍,减少上课打瞌睡现象。
4.指导上网行为,电脑放置在客厅,对不良内容和网站进行屏蔽、规定并记录每次上网时间和内容,每天上网的时间控制在2至3小时内。
5.增加亲子活动的时间特别是周日的家庭活动,要求父亲更多参与到亲子活动中。